1401 字
7 分钟
2025 年第 6 周和第 7 周:转暖,和一切都好(暂时)
WARNING

这篇有超级多的外行言论、攻击性言论、自以为是、硬性错误和东拉西扯。

拖延症和无趣感#

这是有这个系列以来五周里,第一次中断。因为第六周确实是乏善可陈。主要是维持上周没有做完的事情。就个人体感而言,拖延行为主要是来自要做事之前的患得患失,在把该做的、想做的、没做的和没必要做的事情放在天平上比一比,有些「表面文章」的东西自然就放在优先级较低的位置了。至于无趣感,自己倒是没有失去对以往享受的娱乐方式的兴趣,但有限的娱乐时间还是留给游戏,而非看番/看剧是我一个比较习惯性的选择。

书影音游和外行警告#

可能在写这篇的今天,就能看完《履单》了。这本书在微信读书里显示为 600 多页,但实际看起来其实很耐读。因为比起小说,论述性质的文本更需要每行都看,也没有太多可以快速浏览的对话、描写,涉及数据的文段占了很多,这些都降低了阅读速度。加上这周固定的阅读时间(坐公交时)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保证,比如加班、时间来不及等,下周还是打算在时间安排上做些调整。
晚上一般是真三+Engage 的安排。在 Engage 玩完后,计划是回头玩异度之刃 2 和 3 的 DLC,然后是 1 的决定版,之后就可以按计划开始炼金工房了。炼金工房系列的作品很多,最终决定从黄昏系列开始,还是看了这个视频。毕竟比起从头喷到尾、不阴阳一下仿佛满身虫子在爬的游戏 Up 主,我还是更信任娓娓道来的老奶奶。

说到这点,不得不说现在关注的 Up 主越来越少也是类似的原因。太多的 Up 总是要在视频里卖弄一下自己那匮乏、狭隘的政治、社会认知,令人相当反胃。美其名曰别人夹私货我也要夹,但搞笑的是这样做的 Up 并不是对外的,而是继续在自己人这里兜圈子,甚至还需要用 Google Translate 才能阅读英文新闻(没错我就是觉得如果你英语水平差到一定程度,就最好还是先去上学,别键了)。纯粹做内容、不上价值、不扯键政的 Up,可以称得上宝藏了。同样的理由,许多搞二次元网哲的也是同理,并不是所谓的「练习哲学理论的使用」或者真的是希望对内容做分析,而纯粹是靠封面上红黄白粗体字来输出暴论,想的是兴许哪个视频就爆了呢?如果你从一开始做的就是键政或者网哲,那你扯这些东西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如果和我立场相似我还说不定会关注你。然而这两年流行的上价值、上概念,十之八九是拿着高中政治的认知、来自畅销书的观点和来自意见领袖的油嘴滑舌,拼凑出一个看似有道理的东西。可能制造一定程度的热度,然后在某一天突然被现实拍在地上。考虑到谨言慎行,我就不提某个堪称奇异的观点群体了。说真的,不管你是什么立场,也不用管我是什么立场,我在这里也输出一个暴论(也是拾人牙慧):我的立场是合订。我在网络讨论中保持沉默,就是为了避免有一天被人家访,嘲笑曰:古人的智慧。
如果有人觉得我破防了,然后就给我预设一个立场,那我只能说巧了,我就是破防了,作为一个互联网使用者,甚至连表达对纯粹内容缺乏的不满都会被扣帽子的话,那你们还真是建立了一个美好的互联网呢。允许人表达观点就像允许人上厕所一样,但表达观点和上厕所一样,需要在适当的地方。

滑坡谬误#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说上网,当看到有人熟练地丢出一套论证,然后有非常明显的问题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既然你(一个有很多前提的行动/观点)那么就意味着(类似的行动/观点,但不再有前提)那样的话(一个不可接受的结论)」。提这个倒不是因为网络,而是因为工作中被以这种逻辑进行了批判。

转暖和变长的白天#

冬至之后,就开始期待每天下班时的天空变得越来越亮。在周五下班的时候,连路灯都还没亮起。不知为何,我从小就很享受每年的这个时段。在白天的各种事情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头顶着还没有黑下来的天,仿佛一天还剩下了十分充裕的时间。

总结#

下周开始要降低戾气。希望下周或者下下周的周记,类似本篇倒数第二段这样有点生命气息的东西能占一篇文章的大多数。

2025 年第 6 周和第 7 周:转暖,和一切都好(暂时)
https://www.hanbun-hoshi.top/posts/weekly-y25w6w7/
作者
半分星
发布于
2025-02-15
许可协议
CC BY-NC-SA 4.0